从1只杯子到11亿营收!“专精特新”新天力闯关上交所,机遇与挑战并存
1990年上海街头的一个普通瞬间,成了新天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新天力”)故事的起点。20岁的何麟君买饮料时,被要求归还杯子——这些未经消毒的杯子循环使用,在传染病肆虐的当时,无疑是健康隐患。这个细节让他萌生了做一次性健康杯的想法,也开启了这家如今营收超11亿的食品包装企业的创业旅程。
本周(9月29日-9月30日),这家来自浙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将冲击北交所IPO,由国泰海通证券担任保荐机构,拟募集资金3.98亿元。从街头灵感萌芽到行业头部企业,新天力的成长轨迹,藏着对食品安全的坚守与技术创新的执着,但在冲刺资本市场的关键节点,其暴露的不足也值得关注。
深耕食品包装34年,六大基地服务头部品牌
自1990年前身工厂创立起,新天力就锚定了“食品容器”这一赛道,专注于设计、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如今已形成覆盖杯、碗、盖、托、盒、吸管六大品类的产品矩阵,既有塑制品也有纸制品,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食品包装解决方案与7×24小时服务。
为支撑全国业务布局,新天力将总部设在浙江台州,还在成都、天津、广东等地搭建了六大生产基地,现有近1500名员工,其中技术人员超400人。凭借稳定的质量与定制化能力,它成为了香飘飘、蜜雪冰城、伊利、蒙牛、农夫山泉、西贝、海底捞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,产品渗透到食品工业、连锁餐饮、街饮等多个场景。
以“安全”为核心筑壁垒,但仍存三大不足
“为食品安全而生”是新天力的核心定位,这一点贯穿在生产与研发的每一个环节。生产端有十万级无菌净化车间,材料端用“多层共挤”技术隔绝化学物质,还率先应用高阻隔材料延长食品货架期,截至报告期末已手握172项专利,模具精度更是堪比德日标准。但亮眼表现背后,三大潜在不足不容忽视:
1. 客户集中度较高,依赖大客户风险存疑:公司核心客户多为食品工业与连锁餐饮头部企业,虽能带来稳定订单,但也意味着业绩与大客户经营状况深度绑定。若未来大客户调整供应链、减少采购量,或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分流订单,可能直接影响新天力的营收稳定性。
2.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盈利空间:作为塑料与纸制品生产企业,新天力的主要原材料为PP塑料粒子、纸张等,这些原材料价格受石油、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影响较大。2022-2024年公司净利润虽稳步增长,但若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,而产品定价又受下游客户议价能力限制难以同步提升,将直接压缩其盈利空间。
3. 行业竞争加剧,差异化优势需持续巩固:食品包装行业门槛相对较低,中小厂商数量众多,同质化竞争激烈。尽管新天力凭借技术与规模形成了一定优势,但随着环保要求提升、下游客户对成本控制趋严,若公司不能持续迭代技术、降低生产成本,或被竞争对手以更低价格、更灵活的服务抢占市场份额,将面临增长压力。
业绩稳步增长,募资加码扩产与研发
从业绩数据来看,新天力的成长势头稳健。2022年至2024年,公司营业收入从9.44亿元增长至11.01亿元,净利润从0.36亿元提升至0.68亿元,扣非净利润也从0.34亿元增长到0.64亿元;同时,资产负债率从62.09%降至50.56%,财务结构持续优化,而研发费率始终稳定在3.2%左右,彰显对技术创新的重视。
此次IPO拟募集的3.98亿元,将主要投向三大方向:3.37亿元用于“年产36000吨高质量塑料食品容器扩产项目”,4540.33万元用于“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”,另有1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。扩产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产能,满足下游客户增长的需求;研发中心升级则能强化技术储备,助力公司在材料创新、工艺优化上持续突破,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上述不足带来的压力。
减塑降碳践行责任,契合双碳目标
在环保趋势下,新天力也早早布局“减塑降碳”。它是国内率先通过优秀级“双易认证”(可回收、易降解最高等级)的企业之一,PP塑料餐盒、餐碗、杯子等产品还入选了美团“青山计划”。
公司在产品开发中贯彻“2R”模式:一方面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塑料用量,比如在杯碗侧壁加“加强筋”,在保证挺度的前提下降低壁厚;另一方面开发“单一主原料”产品,减少辅料添加并使用环保油墨,让产品回收后能用于再生塑料制造,从全生命周期减少塑料污染,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。
从1990年的一个想法,到如今即将登陆北交所的行业龙头,新天力用34年证明:专注一个赛道,把“小产品”做精做透,同样能成就“大事业”。此次闯关北交所,既是对其过往成绩的认可,也需直面不足、积极应对——这家以“保护食品安全”为初心的企业,能否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突破瓶颈,值得期待。
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